首頁 > 新聞中心> 查看詳情
首頁 > 新聞中心> 查看詳情
【聚焦】多位大佬出席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,除了劉強東
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17日在上海開幕,本次大會以“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”為主題,展示了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生活的各種場景。
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,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,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,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。把握好這一發展機遇,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、安全、就業、道德倫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,需要各國深化合作、共同探討。中國愿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、共護安全、共享成果。
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主會場,展示了本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包括AI+交通、健康、教育等七大“AI+”主題式體驗,通過各種炫目的展示,體驗式的游戲,讓參觀者親身感受我們身邊的人工智能技術。
而馬云、馬化騰、李彥宏、雷軍等業界頂級大佬均出席了大會的高峰論壇,對人工智能表達了各自的看法。
機器可以更聰明、更快速、更強壯,但機器永遠不會有價值觀、有夢想、有愛。機器只有chip(芯片),但是人有心。
在過去的工業化時代,人越來越像機器,現在很多人研究技術,是為了讓機器越來越像人。機器做人會做的事不稀奇,通過不斷學習,向萬物學習,做人做不了的事才了不起。
人工智能也好,機器智能也好,都不是某項技術,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,也是我們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種生活方式。
我們需要充分考慮未來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后果。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,很可能變成一把"萬能鑰匙",它能夠釋放過去所有人類技術和工具的潛能,也將帶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挑戰。
人工智能發展過程需要面對的四個問題:
第一個是"可知",人工智能的算法是否能夠變得清晰透明、可以解釋?
第二個是"可控",如何避免人工智能危害人類個人或整體的利益?
第三個是"可用",人工智能是否能讓盡可能多的人使用?
第四是"可靠",人工智能是否能夠足夠快地修復自身漏洞,真正實現安全、穩定與可靠?
一家真正的"AI公司",不僅技術層面是與AI緊密結合的,它的文化也必須是"AI化"的。
這意味著公司的發展必須遵循AI倫理的四個原則:
AI 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可控;
AI 的創新愿景是促進人類更加平等地獲得技術能力;
AI 存在的價值是教人學習,讓人成長,而不是取代人、超越人;
AI 的終極理想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。
人類已經進入人工智能時代,不管你走在哪里,所有的巨頭都在討論人工智能。
對于小米公司,在深度思考后,別無選擇,要把AI演練成小米重要的戰略。我們的優勢是有海量設備、海量數據,我們有對AI時代的認知,我們的突破口就是IoT。
AI和IoT,也就是物聯網,既讓公司立足,也為整個世界的AI發展作出一點點的貢獻。
據路透社報道,京東CEO劉強東將不參加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。
劉強東8月31日因涉嫌性侵在美國明尼蘇達州被捕,第二天被釋放,但仍被美國警方調查。他通過他的律師否認有任何不法行為,并重返中國工作。
回到中國后,劉強東代表公司參加了小型簽約活動,但迄今為止尚未參加任何高調的公眾活動。